《鬥牛犬: 米其林帝國Constructing Albert》分子王國
導演: 蘿拉科利多, 吉姆羅密士
演員: 亞伯特阿德里亞(Albert Adrià ), 費蘭阿德里亞(Ferran Adrià)
上映日期: 11月09日
以往的美食電影;關於廚神們的傳記;總是專注在名廚的個人風采與成名的歷程與艱辛。 這一部則著重在名廚兄弟檔(米其林名店「鬥牛犬」的兩位主廚費蘭及亞伯特)中的弟弟;亞伯特阿德里亞如何在哥哥的盛名之下走出自己的路,創造亞伯特阿德里亞的餐飲王國,個人鋒芒少了,多了創意的執行方法,多了傳承,不再強調個人主義,而讓每個年輕主廚有自己的光芒,似乎是告訴觀眾西班牙的餐飲王國將永無止境的傳承下去。
本片的精華之處,也是特別發人深省之處。 鬥牛犬餐廳的招牌之大是榮耀也是壓力(連續五年榮獲世界50大餐廳的第一名),但真正的老闆並非阿德里亞兩兄弟,而是朱利索拉與費蘭共同經營。 阿德里亞從助理一路做到主廚卻一直隱藏在哥哥的鋒芒之下沒有自己的聲名,甚至被稱為全世界最被低估的主廚。 但在2011鬥牛犬宣布暫時停業以後,亞伯特開始了自己的餐飲事業,總共在西班牙開了五間不同類餐飲的餐廳,從1900酒窖到最後的「謎」,儼然創立了自己的餐飲王國,可以說掙脫「鬥牛犬」的包袱,按照自己的理想,衝出自己的事業版圖。
全片紀錄的就是這個過程,亞伯特很有自己的想法,從米其林走進平民美食再走回高檔美食,每一家店都是一種想法的實踐。 不管是懷舊,小食,創新菜色,他不停的往前走,不停的嘗試,同時也鼓勵他的主廚們不斷的開發新的菜色,這個過程是辛苦的,壓迫的。 有位廚師甚至說,在這裡(亞伯特的餐廳)工作一個月等於別地方工作半年。 但相對的也激發年輕廚師的腦力跟創意,看到年輕主廚可以在倫敦領取世界50大餐廳的獎座,那是多大的榮耀,整個就是書寫“傳承”的最動人時刻。
另一個很感人的事件是亞伯特的哥哥費蘭,甚至鬥牛犬的另一名老闆朱利索拉。 幾乎亞伯特的餐廳每個重要的時刻,試菜,開幕,謝幕,慶祝,都可以看到兩人的身影。 提出建言,現身支持。 不管鬥牛犬暫時停業或者會不會再開業,都沒有影響這幾個主要人物的革命感情,即使他們之間存在著多年的競爭與名利的情結,依舊在重要時刻彼此支持。 甚至亞伯特也不吝讓年輕的主廚(41度餐廳)站在鏡頭前闡述自己的想法,培養年輕主廚似乎也是他的重要志業。
最令人驚艷的應該是這整個團隊的創新能力,分子料理似乎讓食材可以無限展開,不受限於西方或東方傳統烹飪方式,也不再謹守「招牌菜色」的框架。 反而用一千八百道創新料理來收服食客的視覺與味覺,提升美食的整體價值。 這點與東方飲食文化著重發揚傳統的精神大相逕庭,不管你崇尚哪一種文化都是食客之福,「民以食為天」,美食永遠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環。
寫完這些,筆者心裡想著的是為何西班牙能而我們不能? 東方的嫡傳思維似乎難以打破,我們的「名店」總是只傳子不傳外人,於是新聞上總是XX年老店無以為繼或者第二代第三代接棒,甚至為了搶老店的招牌而大打官司… 或者是滿街的連鎖店,幾種招牌項目走遍天下。 看著西方人的紀錄片想著東方人的美食為何總是畫地自限,原因似乎也很明朗。 或許這真是難以突破的巢窖吧!
後記: 『鬥牛犬』有全世界最難訂的餐廳之稱,而台灣最難訂的餐廳則同樣是分子料理的『RAW』,筆者有幸在主廚江振誠接受媒體訪問當日造訪並拍下主廚風采
海鵬影業提供
以下筆者提供
留言列表